懒人和记性差的人该如何读书?
亲爱的题主你好。不知你为什么问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你说的读书应该是指认真学习的读书不是一般消遣性的读书,对吗?如果只是消遣性读书,那你懒了就不用读了。你记性不好也没关系。如果你是学习型读书呢,学习是需要勤奋的,懒人如果不用自制力走向勤奋,是没有办法完成读书学习的,这个问题就没有了讨论的前提,不讨论了罢!
至于记性差的人怎么读书倒是可以讨论。记忆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之一,是能力层级中的最低层级。也就是说,只要勤奋,记性差这一缺点是可以弥补的。讲一个经典的故事吧,曾国藩先生就属于记忆力比较差,但很勤奋的读书人。他在还没有考中功名前的某一日秉烛夜读,来了一个小偷偷偷的潜伏在阴暗处,准备在他熄灯后趁天黑偷他家东西。那一天正在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反反复复就是记不住。渐渐已至深夜,他在背诵中仍然常常卡壳。那小偷儿实在忍不住了,从黑暗处站出来大骂道,你这个家伙怎么这么笨,我在一边听都听会了,我给你背一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咚咚咚咚咚一阵儿背完,然后一脚踹开门扬长而去。看的曾国藩先生目瞪口呆。后来曾先生在位列公卿之后还常常以此事为例,警示自己记得自己天资并不优厚,要以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这个故事于是也成了一个经典故事。不知这个故事对你有没有启发。
其实答主本人也是一个记性非常差的人,虽然也经过一定的努力,但最终没什么成绩,就不举自己的故事来说事了。但以我个人的体会认为,天资愚钝并不可怕,要想读好书,只要勤奋,踏踏实实,日复一日,长期积累,终有小成。
愿你做一个勤奋的人,则不怕读书读不好。去努力吧!
真正的学习很累,很疲倦,懒人不合适。
为什么很多人在公开场合说话,会说兴趣是学习做好的伴侣,因为这样的话大家都爱听。
就像您看巴菲特一谈股票,他就会说买了就不卖,低买高卖,长期持有,价值投资。您总不能指望巴菲特和您掏心窝子聊投资的真正内幕吧,这不见得大家能接受,不见得会喜欢。
同理,为什么会有快乐学习,因为大家喜闻乐见。所以您会看到大家一上台都会说自己有兴趣。
学习学到很轻松,只能说明此次学习一无所获,欺骗式学习。
这世上又不只是读书一条路,如果真懒,没必要和自己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发挥自己的优势项目,一样混得风生水起。
懒人和记性差是两个问题,虽都可导致读书效率低下,但是原因却有不同,既然是不同原因当然解决方案也会不同。
懒的读书,总的来说还是归结为读书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何而读书,不知道什么样的书籍能对自身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自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在当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书。读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读者在现有知识体系下能吸百家之长为己所用,通过对作者的理解和体会完善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明白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会慢慢从抗拒读书的生活方式中尝试着选一些热门的书籍开始阅读。但是这里我想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热门的书籍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前面说过读合是为了有知识增长,只有和读者现有理解力相当的知识才能有效被读者吸收转化,否则只是一些晦涩的文字在眼前一扫而过,留下的只是一本本角落里落满灰尘的纸张。第二:尽量选择一些对目前的自己能产生直接产出的书籍,这样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一个良性反馈,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化读书的良好心态。
记性差,是读书方法问题。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方式。当我们阅读******息的时候,我们会轻松且快速的扫视一遍文字,简单的抓住几个关键词可以获取文章大部分信息,完成一次有效阅读。但是用同样的方式阅读专业书籍时结果就会非常令人不满。
但无论是懒得读书还是记性差都会遇到一个读书方法问题。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使知识增长的过程事半功倍。在这种背景下,能形成一个良性的读书效果,使读者阅读越想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详述了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并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在阅读历史类、科学与数学类、想象文学类等不同类型书籍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本书作者之一莫提默·J·艾德勒以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多重身份享有盛名,并因担任1***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而闻名于世。另一位作者查尔斯·范多伦出生于美国的书香世家,其另一个被世人熟知的身份是1969年有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的十二册《美国编年史》的作者。美国电影《机智问答》就是以查尔斯·范伦多为原型拍摄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对读者的要求逐级递进,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的,目的是为了几乎可以无障碍的阅读所有读物。
检视阅读分为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以及粗浅的阅读两种方法。无论是运用那种方法,都是为了使读者快速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检视阅读需要读者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掌握一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对读者在阅读速度、阅读过程中的逗留与停顿、阅读时的理解力都有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作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尤其对于理解力的提升,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给出了三点建议:带着问题阅读、三种做笔记的方法、建立阅读规则。如果读者已经对这些方法都游刃有余则可以进入下一个阅读的层次:分析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分析阅读,足可见这部分对提高读者知识维度和知识量的重要性。在这一层次中,作者论述了三个阶段,完成第三个阶段,读者就可以在吃透了作者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与之进行一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论和切磋。
我们对某一系统性知识的获取往往不是一本书能解决的,需要阅读某一主题下所有相关的书籍,这便涉及到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作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告诉读者如何快速找到围绕某一主题下的所有相关书籍、如何有效阅读其中每一本书、如何在这些书籍中厘清各个知识点并找到不同和相同之处,且能将之快速、精准的吸收并形成新的知识增量。
以上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方法。
我相信无论是读书目的不明确还是不会读书的人,在正确读书方法引导下,都能切身的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多读书,读好书。